
2025年6月6日是第30個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大重點人群,大力宣傳全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義。

華眸視力好衛士是一份全家人的電子視光檔案,依托微信平臺讓您在手機上可以隨時隨地監控全家視力數據。定期檢查提醒、AI近視預警、數據上傳三甲醫院可直接遠程專家會診、一個賬號綁定多個家庭成員等功能,守護您家全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的“睛”彩。

近視防控關鍵在預防,預防近視應從小抓起。火眼醫療給大家帶來幾點護眼小知識:
積極參加戶外活動
研究表明,戶外活動可以促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該物質能抑制近視增長。而且戶外視野開闊,有利于望遠,能調節睫狀肌,緩解視疲勞。
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因此,戶外活動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預防近視的方式。
堅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一尺:眼睛和書本的距離保持一尺(約33厘米)遠。近距離用眼時,越靠近物體,睫狀肌使用的力氣越大。長時間下來會影響眼睛的調節力,需要看遠調節時,就會因為缺乏調節力而看不清。
一拳:身體與書桌之間保持一個拳頭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兒童青少年養成身體緊靠書桌,甚至趴在書桌上讀書和寫字的不良習慣。這個姿勢還能幫助孩子把手臂輕松放在桌面上。
一寸:正確的握筆姿勢時,手指和筆尖保持一寸(約3.3厘米)的距離,握筆的手和接觸紙面的筆尖保持40-45度,這樣的握筆姿勢,青少年學生在寫字時,保持挺直的姿勢就能看清頁面和字體。
桌椅是否合適,可按以下方法進行判定和調整:兒童青少年坐在椅子上時,大腿應與小腿垂直,背挺直時上臂下垂,其肘部應低于桌面3cm-4cm。
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不要在走路時、乘車時、躺在床上時以及在陽光直射或光線暗弱的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
中小學生連續看書、做作業或看電視每30-4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幼兒園兒童每15-20分鐘近距離用眼至少休息10分鐘;若處在不方便活動的持續性學習狀態,推薦“202020”法則,即每20分鐘近距離用眼后,眺望20英尺(6米)外20秒。
遠眺:往窗外眺望(6米外遠處);
眨眼:稍微用點力將眼睛完全閉上再睜開;
熱敷:50℃-60℃熱毛巾。
在良好的視覺環境下用眼
讀書寫字時,光線應左前方照射,避免陰影遮擋視線。
使用臺燈時,房間里的頂部照明燈也要同時打開。
看電視時,人眼與電視機距離要保持在3米以上。電視屏幕的高度應與看電視人的視線平行或稍低一些。
認真規范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前,要清潔雙手,做完操要遠眺片刻。若眼部患有急性炎癥,需暫停做眼保健操。
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液晶顯示屏會放射出短波長藍光,長期使用可引起紅眼、眼干、眼澀、視力下降以及視疲勞等。因此,日常生活中,應減少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和強度。
線上學習時間小學生每天不超過2.5小時,每次不超過20分鐘; 中學生每天不超過4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 娛樂時間不玩或少玩手機、電腦或游戲機,非學習目的不宜超過15分鐘/次、1小時/天; 不建議學齡前兒童接觸電子產品。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有利于緩解視疲勞。建議每天睡眠時間小學生10小時以上、初中生9小時以上、高中生8小時以上。
定期監測視力